国学私塾教育之痛
时间:2019-03-06 来源:普贤国学网
能让孩子学习国学的家长
都是有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的
但是这种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,往往又都是想当然,且不自知的。
每个人都想让国学学校、学堂按自己的理想方式去办学,一有不如己意,就提意见,甚至退学转走他处。
很多学堂的学生不多,往往就会屈从于家长的意见,但家长的意见又是会一直变,诸多家长的意见,彼此又是相互矛盾的。
造成了很多的国学学堂,教学没有持续性,东改西改……
反过来,教国学的老师,很多都是基于对自己孩子原来就读的学堂不满意,而自己转型去做国学教育的,大都没有太多国学教学经验。
对原来的学堂不满意,但等自己也教国学了,才发现原本不满意的那些问题,自己一样没少犯或许还会更多……
每个人都很自负
这就是这20年我们国学私塾教育实践发展的真实情况。
经典教育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了。可以说,是有固定不变的传承模式和学习方法的,这是不会以任何大师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
不管是朱熹还是王阳明、陆象山,还是普通的秀才……他们的成就造诣,可能参差不齐,甚至有天壤之别,但是他们小时候学习经典的方式,基本都差不多。
国学教育一定要回归到客观的、经过历史验证的传承方式上来,才有可能走上正路。不然的话,就是每个人自拍脑袋各搞一套,造成现如今国学教育方式五花八门。实际上一言以蔽之——都是用21世纪应试教育的方法、心态去做国学教育。这样做不会有好的结果的。
一定要明确认识到,中国自隋朝以后,大江南北那么多的秀才,是有共同的教学规则的,这才形成了古代中国的官学
决不可能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
目前对于国学教育最大的障碍就是:国学老师自己不会国学,要教国学就要去学习,但是成年人又大都不愿意下功夫学习,总想着投机、找捷径。
未来,国学教育将走向专业化、职业化。只有扎扎实实的培养合格的国学师资,国学教育才有有出路
不然,都是投机取巧。
(赵升君老师于己亥正月初八)